据TheElec 报道,在韩国地区,用于芯片生产的氦气正在增加。这预计会给已经受到全球通货膨胀严重冲击的当地芯片制造商带来压力。自疫情以来,氦气的价格已经上涨,从2020 年到2022年,其价格增长了40%以上。
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一般状态下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常温下,氦气是一种极轻的无色、无臭、无味的单原子气体,是所有气体中最难液化的,是不能在标准大气压下固化的物质;液化后温度降至2.174K时,具有表面张力很小、导热性很强、黏度极低等特殊性质。利用液态氦可以得到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
【资料图】
氦气并非只用于派对的气球,其实还有很多用途。据报道,氦气是航天、军工、医疗、科研等领域重要的消耗性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氦气应用于深海潜水、安全气囊、火箭燃料、医疗、核磁共振成像机,以及包括光纤和半导体在内的技术领域。
业内专家指出,氦气短缺由来已久,一些医院已做好准备,不过对小医院来说,受到的影响可会更大。氦气短缺也可能导致半导体制造成本增加,最终会转嫁给消费者。
近十年,由于在临床疾病诊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超导磁共振设备在我国医院的装机量显著增加。超导磁共振自诞生起就与液氦密不可分,现有的超导磁共振均为有液氦技术,设备运行时存在液氦挥发现象甚至“失超”(失去超导功能)风险,给医院带来了巨大的运行成本、维护成本和诊治矛盾压力。
氦气市场供需分析
根据中国工业气体协会统计,2017-2020 年全球氦气需求量较为稳定,基本在 1.87-1.95 亿立方米之间。2020 年全球氦气需求量 1.94 亿立方米,受疫情影响较 2019 年下降 0.51%。初步统计,2021 年全球氦气需求在 2.04 亿立方米左右。随着5G、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速发展,预计未来几年氦气需求量将继续增长,预计2025年达到2.11×108立方米。
根据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数据,2016-2020 年中国氦气产量持续增长,2020 年达到 53 万立方米,较 2016 年的产量增加了 25 万立方米。初步统计,2021 年中国氦气产量在 55 万立方米左右。近几年,中国氦气年消费量2000万方以上,较为稳定。根据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2020年中国氦气消费量2125万方,受疫情影响需求受到一定限制,同比下滑6.4%。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氦气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分析:
全球氦气总储存量约519亿立方米,其中美国约占40%,卡塔尔、阿尔及利亚、俄罗斯三个国家占比接近50%,我国储量占比仅为2%左右,是我国极度稀缺的资源。专家介绍,我国氦气年消费量大于2000万立方米。面对我国氦气储量低、需求量大,且不久的将来全球氦气即将耗尽的现状,导致氦气价格昂贵,并极容易成为一种被卡脖子的资源。
由于氦气是不可再生的,按照目前的消耗率和已知的全球蕴藏量,至多持续200年。尽管已有人提出回收氦气,但这很难做到,而且价格高昂。
氦气制备方法主要有4种,分别为天然气分离法、合成氨法(在合成氨中,从尾气分离提纯的氦)、空气分馏法和铀矿石法。其中,天然气分离法是目前唯一工业化获取氦的方法,天然气中氦气有3种来源,即大气源、壳源和幔源(上地幔为主),可根据其3He/4He比值予以区别。大气中氦体积含量很低,仅为5.24×10-6,一般在天然气中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根据天然气3He/4He比值,可用壳、幔(上地幔)二元复合模式来计算各自的贡献。
氦气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氦是重要战略性稀有气体资源,关系国家安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氦气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因其化学惰性和沸点极低,广泛用于航天发射、低温超导、激光技术、红外线探测、核工业、国防和医疗等领域。随着我国航空航天、国防等行业的发展,氦气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在“十四五”期间,中国氦气消费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在年均105%的基础上,2025,中国氦消费量将达到2500亿立方米。
如果企业想抓住机遇,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挥最佳作用,那么我们推荐您阅读我们的报告。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想要了解更多氦气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氦气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报告在总结中国氦气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氦气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报告资料详实,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为氦气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能准确及时的针对自身环境调整经营策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