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来,光伏玻璃价格有一定的上涨。目前,公司光伏玻璃产销率近100%,订单量还是不错的。”近日,洛阳玻璃董事会秘书王蕾蕾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我们认为,2023年,光伏玻璃行业产能释放或低于预期,需求有望提升,供需关系较2022年有望改善。”
据记者了解,随着今年第四季度光伏装机旺季的来临,光伏玻璃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在今年三季度行业盈利触底后,四季度玻璃头部企业有望迎来量利齐升。
供需格局改善
【资料图】
光伏玻璃是光伏组件必不可少的配置之一。近年来,光伏装机量的快速增长,正在带动光伏玻璃需求量的显著增加。据权威机构测算,预计2021年到2025年我国光伏玻璃需求年复合增速约为14%。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三季度光伏行业供需偏松,导致光伏玻璃平均销售价格下降,同时原材料及能源成本大幅上升,压缩了盈利空间,导致行业盈利承压。
“随着硅料产能逐步释放,供需关系正在持续改善,利好光伏玻璃行业,11月光伏玻璃价格有所上涨。目前,公司光伏玻璃产销量近100%,订单量还是不错的。”王蕾蕾向记者分享了这一好消息。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消息显示,光伏玻璃行业盈利能力正在转“暖”。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全国光伏压延玻璃新增在产产能同比增长70.5%,10月呈现“需求明显上升,库存明显减少”的态势,行业平均库存约14天,较9月底减少7天。
民生证券认为,进入四季度后,随着下游组件排产和集中式电站放量,玻璃需求提升,龙头企业的出货量增加。另一方面,行业供需格局改善,玻璃企业能有效调价传导成本涨幅,带动盈利能力提升。
扩充产能“争上游”
近两年来,我国光伏玻璃产能快速增长,龙头企业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并积极完善产业链布局。
作为A股光伏玻璃龙头,福莱特近年来持续优化光伏玻璃的产品结构,扩大薄片和大尺寸玻璃的市场占比。截至今年8月,公司光伏玻璃的名义产能为1.58万吨/天。今年下半年,公司安徽生产基地的三期项目和四期项目稳步推进。同时,安徽生产基地的五期项目和南通项目将在审批完成之后加快建设进度。
在持续扩张光伏玻璃产能的同时,公司也在有序推进上游石英砂布局。今年以来,福莱特多次参与竞拍优质石英砂资源采矿权,目前已经完成了对安徽大华东方矿业、安徽三力矿业的全资收购,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已拥有4家矿山营运及销售业务子公司。
洛阳玻璃逐步实现从传统浮法玻璃向信息显示玻璃,再向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全面转型。今年11月23日,公司公告称,拟将公司中文名称由“洛阳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凯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3.56亿元,其中新能源玻璃业务收入21.57亿元,占比超过90%。
“今年3月底,公司在桐城的世界第一条一窑八线1200吨/天生产线投产;9月,合肥650吨/天生产线投产,未来产能规模还会持续大幅增长。”洛阳玻璃相关负责人谈及光伏玻璃产能规划时表示。据悉,目前公司已先后在河南、安徽、江苏、河北、四川、福建等地建立8大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国内光伏玻璃龙头企业还积极布局海外市场。TCO玻璃是钙钛矿电池的核心部件,金晶科技持续在该业务发力。公司马来西亚金晶在产一条500吨/天背板产线以及5条加工线,经过大半年的产能爬坡,已实现达产达效。同时公司与美国第一太阳能的合作进程也在持续推进。
成本比拼显优势
光伏玻璃行业产能增量明显,是否加大了市场产能过剩的风险?
根据权威机构测算,如果以当前的全球光伏预测装机量,到2025年光伏玻璃需求总量将超过1590万吨,基于现有技术条件,折算为合理玻璃日熔量为6.75万吨至6.89万吨。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光伏压延玻璃在产企业共计39家,120窑402条生产线,产能7.6万吨/天,其中在产103窑366条生产线,产能7.1万吨/天。据此推算,目前我国光伏压延玻璃的日熔化量已超出上述2025年的“合理玻璃日熔量”。
那么,企业是否担心产能过剩呢?
有上市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双碳”背景下,我国光伏行业进入再提速阶段。从海外市场来看,欧洲光伏市场是未来成长相当强劲的地区。此外,光伏玻璃产业的技术壁垒较高,初期投资高、回报时间长。光伏玻璃性能特别,技术认证复杂,客户黏性高。由于认证复杂、周期较长且成本不低,光伏电池玻璃企业一旦与组件厂商建立了购销关系,一般较为稳定。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产能的释放,未来行业将进入价格竞争阶段,企业间更多的比拼在于成本。头部企业在窑炉规模、产线匹配度、原材料、管理能力等方面优势突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关键词: 光伏玻璃